不同種類偏振片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的場合下可獲得最好的應用效果,如金屬類型的偏振片可用于溫度較高的場合,散射型偏振片用于要求真實反映自然光顏色的儀器上,而反射、雙折射型則較多應用于棱鏡等偏振儀器。
當一束自然光以θB入射到玻璃表面,與折射角θT滿足布儒斯特定律,即θB+θT=90°,反射光為全偏振光;隨著玻璃層數(shù)的增加,折射光的偏振度越來越高。該類偏振片只能應用在一些特殊的儀器設備上,光源入射角受到嚴格限制,不適合平板顯示。利用晶體的雙折射現(xiàn)象可以產(chǎn)生偏振光,如常用的尼科耳棱鏡。
膽甾型液晶也可作為寬波段反射式偏振片,這是一種在螺旋狀膽甾型液晶中引入螺距梯度,可見光經(jīng)其反射后得到圓偏振光,再通過1/4波片后轉變?yōu)橹本€偏振光,可直接用于液晶顯示屏。
物質(zhì)對兩種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的選擇性吸收特性稱為二向色性,典型晶體有電氣石和碘硫酸金雞鈉。一塊1mm厚的電氣石幾乎可以將O光全部吸收,而E光的吸收隨著波長的不同而差別很大,單晶電氣石可以切割成偏振片,用在光學性能要求不高的場合。碘硫酸金雞鈉具有較強的二向色性,大約0.3mm厚偏振度可達到99.5%以上,但機械性能很差,只能用極小的晶體做成偏振片。
當光通過偏振物質(zhì)時,物質(zhì)中的電子在光波電磁場的作用下發(fā)生受迫振動,成為次波源,當微粒的大小為透過光波長的1/5時。散射光的一部分為偏振光。利用光的強烈散射或全反射原理可制造無色散射型偏振片,它對可見光波段光的透過率較高,特別適用于一些要求真實反映自然光的偏振儀器。在兩塊ZK3平玻璃片中抽真空井充人硝酸鈉,ZK3平玻璃片折射率。n=1.5891,硝酸鈉O光的折射率。nO=1.5884,E光折射率nE=1.3369,兩者差別較大,E光幾乎全部被反射或散射,無法從晶體中射出,故得到線性偏振光。
聚合物中加入芯殼由不同材料組成的粒子,分散并經(jīng)熱擠壓成膜,再拉伸取向,使基體的折射指數(shù)和分散相粒子的O或E光的折射系數(shù)(僅其中之一)相配,而與另一折射系數(shù)失配,可獲得線性偏振光。如在聚乙烯對苯二酸鹽中加人橡膠態(tài)芯殼粒子(直徑200nm,芯:苯乙烯-丁乙烯,殼:PMMA,折射指數(shù)1.530),拉伸比為4、5時,聚乙烯對苯二酸鹽的O光折射指數(shù)逐漸下降到1.53,E光折射指數(shù)上升為1.68,因而E光被穎粒散射,O光則順利透過。
這種偏振片的適用波長范圍受摻雜粒子大小的影響,耐濕熱性能比碘素偏振片好得多。以液晶分子作為分散相粒子,基體為聚乙烯醇,經(jīng)拉伸取向也可制得散射型偏振片。聚合物單體與向列相液晶以不同濃度配比可制成電光特性的散射型偏振片。
活性不拉伸偏振片包括一層光活性分子層和一層與所述層接觸形成的二向色性分子層,不用拉伸工序便可制造,可以制成具有復雜圖像、彎曲表面或大面積的偏振片。其方法是用直線偏振光照射基材上的光活性分子層,并對其電暈放電處理或紫外線輻照處理后形成二向色性分子層,利用該分子層所具有的光吸收各向異性,使透過光產(chǎn)生偏振,偏振度為67%-77%,但膜層機械性能較差,應用較少。
另外還有其他類型的偏振片,如通過離子交換法在玻璃上沉積4~40nm大小的球形銀顆粒,經(jīng)退火處理后,在650℃對玻璃以恒應力拉伸而使表面球形粒子變形取向,橢球粒子的長軸和短軸方向?qū)饩哂胁煌奈招炊蛏裕瑥亩纬善癫A?。層狀偏振?由透明層和吸收層交替排列而成)可以對透過的自然光產(chǎn)生偏振。采用射頻磁控濺射鍍制鍺和不銹鋼的混合物超薄薄膜作為吸收層,對從可見光到紅外光波段范圍內(nèi)都有高質(zhì)量的偏振效應。
作為一種光學功能膜,偏振片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液晶顯示器和各種光學儀器中。新型偏振片的研究,特別是耐高溫、耐濕熱性能好的偏振片為研制熱點,在保證偏振度的前提條件下,偏振片薄膜化并與納米技術相結合已經(jīng)引起人們的興趣。偏振片薄膜化將簡化液晶屏的生產(chǎn)工藝并使液晶屏集成化、薄膜化,進一步提高液晶顯示器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液晶顯示器的生產(chǎn)成本。
(來源:網(wǎng)站,版權歸原作者)